首先要感谢两位老师,
一是要感谢汪老师的采访,他的这个采访内容信息量极大。
第二要感谢朱老师的坦诚。上海的问题这么多,但是都是我们私下的推测,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实事求是指出这些问题。这也可以理解,我连在回答上海无症状问题的时候上了热搜,一度都想匿名,怕惹上麻烦。
所以更珍惜和感谢两位老师的勇气和坦诚,你们可以说是上海的良心和脊梁。
今天可能很多人都听到了网上一段20分钟的录音,一位男士给疾控中心打了投诉电话,说健康云是阴性绿码,但是疾控电话通知说阳了。他崩溃了,问要怎么办。
可能还有很多人没有听过录音的内容,因为这段录音被删的厉害,
有人对录音做了总结引用一下:
后来这件事情引出了上海浦东卫健委的调查和回应。
那么,这位敢说实话的人是谁?正是采访中的这位 上海浦东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主任 朱渭萍。
在汪老师和朱老师的对话录音中,有非常大的信息量。
有3点是最为需要注意的。
第一,承认了上海的医疗已经处在了挤兑的状态,我个人认识很多上海的医生,他们都在跟我反馈已经处在极限,或者超极限了,但官方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说,上海的医疗被挤兑完了,朱老师在采访中明确指出,根据他们了解的情况,上海医疗资源就是被挤兑了。
汪诘:如果一旦被检查出阳性以后,是不是说居家隔离是我们目前上海市民的最现实的一个处理方式?因为医疗资源基本上已经挤兑完了。
朱医生:从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讲,从我们目前一天要接几十个电话,有采调信息的一个实际情况反馈,现在其实整个上海医疗资源确实是在处于一个挤兑的状态。
第二,认为居家隔离可能比去方舱更好,这是目前形势下不得已的选择,但这里我跟汪老师的意见有不同之处。
汪诘:也就是说在目前这个情况下,我们去医院未必是好事,尤其是去方舱医院,因为我看到方舱医院的条件其实不是太好。
朱医生:是这样的。方舱医院因为我们昨天有一堆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收进了方舱医院,但是现在又出不来,所以的话现在这里面资源比较紧缺。
上海的新增病例每天增加一个大型方舱的容纳量。瑞金医院的副院长陈尔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承认如果新增太多的话,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也只能在家隔离了。
第三点,上海的无症状患者的定义是有问题的。可能很多人都如同我一样好奇上海的无症状患者比例为何如此的与全球其它地区相异的乐观和好看,也有很多专家站出来给上海的比例做解释,但没有一个人在这时候说一句实话,所以这里再次感谢两位老师的如此珍贵的坦诚和诚恳。
汪诘:......因为没有肺部影像学诊断资料,所以给它放到“无症状”里头,但是普通人觉得无症状好像就是连什么发烧咳嗽这种流感症状也没有,但其实是有这些症状的,只是没有肺部影像学资料,是这么理解吗?
朱医生:对,我们调查出来很多都是类似流感的类流感症状,上呼吸道的一些症状,就是说有一点发烧,有一点咳嗽,没有什么特别严重的。
......但是他发布的无症状有点扰乱视听,因为老百姓不知道嗯这个无症状是没有影像学资料,而非患者没有生病表现,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是不会这么想的。
第一次有上海的专家公开承认了,上海的“无症状患者”是有问题的,是在“扰乱视听”。上海的无症状并不是真正的无症状,只是缺少了影像学诊断,但核酸又阳性了,这在国家诊疗方案里是应该放到“确诊”里边,但在上海,没有按照诊疗方案来,而是设置了CT门槛,但现在上海医疗条件不足,不能给所有的阳性患者都去做CT,于是绝大多数阳性者干脆直接全都塞进了“无症状”这个大口袋里,造成了上海声称的无症状患者比例高的起飞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上海的新冠患者说自己有发烧,咳嗽,甚至支气管炎的症状,仍然被划归在了无症状患者一类中的原因。
而这个回答,也狠狠的打了一批为上海辩解的专家的脸,比如刚才提到的陈尔真院长。
陈尔真:上海和全国的诊断标准肯定是一样的。无症状感染者多,可能有几方面原因。一是主动筛查,有症状感染者一般是有症状后到医院里就诊时发现,上海大面积的主动筛查,很多没有症状的感染者被发现,比例就肯定会高。也要注意到,这两天上海有症状感染者数量占比增高了一些,接近10%了。主要是在管控人群中发现,主要的是原来无症状,现在有了症状。我们依然严格遵循“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原则,上海动作比较快,才有无症状感染者占比较高这样一个结果;当然还跟疫苗接种率,感染人群特点和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有关。
以上是对采访内容的分析,但对于汪老师采访的解读内容,我是有一些不同意见的。
首先,朱老师说阳性患者可以居家隔离,可能只是上海当下的无奈选择,并非是应对这个疾病的最优选择。
阳性患者里,虽然大部分是轻症和无症状患者,这个比例达到了90%以上,但仍然有5%的人可能是普通型以上,甚至有一些人可能原本是轻型后边发展成了更严重的情况。
如果只是居家隔离,老百姓是没有这个能力来判断疾病的发展的,因而容易错过一些救治的珍贵窗口期。
可能100个人里,3,4个可能会变成肺炎,甚至有一个人从肺炎更加加重了,我们普通人怎么办呢?靠赌概率吗?
同时武汉的经验教训也告诉我们,居家隔离,基本是一人感染,全家中招,甚至是整个单元都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