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12056
- 主题
- 874
- 积分
- 20203
- 注册时间
- 2009-7-6
|
4#
发表于 2016-6-19 04:57
| 只看该作者
metta(823597630) 2016/6/18 22:27:47
「念」(sati)的定义是:(相应心所)藉由「念」而忆念。(saranti tāya ... sati)。再者,「念」透过「不漂浮」(apilāpana)的特相,支配其它相应心所,如统理一切的大臣。
禅修者应如何将心固定在所缘上?他应努力让心和相应心所沉入所缘之中,就像石头直直地沉入水中,而不应让心像水面上的软木随波漂流。因此,念的「特相」是「不漂浮」(apilāpanalakkha愞)。
当你观照腹部的起伏时,当腹部上升,你看见它所有的三个阶段,即开始、中间、结束。你必须努力引导心,让它和所缘结合,否则,心会滑过所缘,从所缘旁边掠过。
如果你不能将注意力固定在其余的身、心现象之上,你必须回到原来的腹部上下,不要忘失它,就像跟在某个你想见的人之后,紧紧地跟随,不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所以,我们的观照应该一个紧接一个,前后紧密相连。所以说,「念」的作用是「不忘失」(asammoharasa)。
「念」的「现起」是「面对所缘境」(visayābhimukha- bhāva)。如果你感到热、紧等感受,你就要观照每个感受;或者,在走禅移动时,你就要观照每个动作。[51]你的心必须在所缘境生起时面对着它。当你遇到某人时,你不只看着他的整个脸,也看着他脸上的种种特征,以便能了解他的外貌。相同的,当你在吃食物时,你细嚼慢咽、细细品尝,以便享受它的滋味;如果囫囵吞枣,你就不知道它的滋味,反而还会受消化不良之苦。当禅修者情绪低落时,他应该集中注意力观照当下的情绪,以便了解它们。当他如此与所缘面对面时,他就能了知所缘的本质,也就是,它的「自性」(sabhāva)或称「自味」(sarasa)。这时,烦恼便无机可趁。
如果禅修者松懈而忘失正念,他就会变得“丑陋”,他的心和他的生命就得不到正念的保护。反之,若精勤观照,他将会获得正念的保护,不怕烦恼的攻击。因此,「念」的另一个「现起」是「防护」(ārakkhapaccupa洞栞āna)。这会引发因果的连锁效应——有防护,便有安全,有安全便得宁静,获得宁静便会快乐。至于「念」的「足处」(近因),则是「强而有力的想」(thirasaā)以及「身念住等〔四种念住〕」(kāyādi- satipa洞栞āna)。
若要善塑人的生命,「念住」是必不可少的。发现清净自心的正确方法时,人们将对它深具信心。因为直接与所缘面对面,禅修者了知一切现象只是名和色。他了解到「名色辨别智」的殊胜(mahantta)。这时,他仍未到达把握因缘的阶段。但是,当他继续进步而到达更上一层的「缘摄受智」时,他就算是已成就广大慧(vipullatta)。在此阶段,他了知名、色之间的因果关系[52]——「名法」会引生「名法」或「色法」;「色法」也会引生「色法」或「名法」。
在了知名、色的因果关系之前,禅修者对因果本有怀疑,智慧尚很狭隘。现在,他去除了怀疑,智能也变得更有力。因为这时去除了「无因见」,他可以算是已得善塑。无论有多少人主张「无因见」,他都不会接受那样的邪见。
见到名、色的生灭、有为相、无常、苦、无我相时,无论有多少人说「名、色是恒常的、乐的、有我的」,他都不会相信。这是他获得进步、善塑自心的另一个表征。
如此,禅修者的念变得有力,逐步茁壮,直到他证得道智。累世以来被烦恼塑造出的丑形恶状,现在已得改善。只有成为圣者,人们才确定拥有庄严的生命;凡夫则随时可能脱离正途,回头拥抱原来不光采的生命。在此,圣者(ariya),指的是佛陀的四双、八辈弟子(sāvaka)。
——班迪达尊者《解脱道上》第九章(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