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12057
- 主题
- 874
- 积分
- 20207
- 注册时间
- 2009-7-6
|
回复 10# qw420331627
在目前金属比例很高的情况下,再把物镜筒再换成金属。——其实现在都有很多客户嫌弃太沉了。
--------------------------
这产品设计的时候是按照充氮设计的,都预留有密封圈位置,但组装的时候没加密封圈,导致密封性没有设计时那么强,只是比普通产品密封好一点罢了,这点确实可惜点,否则在这个价位又多一个亮点。
但为什么最终没加密封圈,可能很多人不太知道。主要是因为望远镜如果加了密封圈,会对调焦功能(调节清晰度的操作)产生影响。目前这个产品的调焦,在这个价位做的很出色,而如果格外加密封圈,会导致现在很不容易做的很出色的调焦,变弱。而调焦性能对使用者来说,影响很明显,咱们感觉这方面更重要一些。
而当成本档次提升到像430元价位、630价位的两款产品,这种高价位就可以同时做好调焦和密封圈的防水了。
----------------
您说的涂黑棱镜等方式,对效果确实有益处,不过多在世界顶级产品,或者过去一些老产品上使用过,现在还真不多见了,可能是人心都浮躁了吧= =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技术进步,所以已经不再那么依赖这些细节(去避免一些光学问题)了。
=============
爱好者 和 工作者 其实不太一样,爱好者往往想的是“锦上添花”,想的很理想很完美:) 而咱们实际工作者,其实很多时候更倾向于踏踏实实做好基本的。这稍微有点像种地的农人,和旁边评判的文人吧。文人可能会提一些更完美的建议:比如把地面改成倾斜,能让作物吸收更多的阳光,还比如可以让杂草腐烂在田里成为肥料。而种地的老农心里明白甚至可能不屑:只要真做到了按时浇水施肥、灭虫防畜这些最最基本的做好了,就能得到很完美的丰收。其实对咱们工作者来说,很多时候只要基本骨干都做好了,就能达到很高的水准了。这些细节并不重要。
——举个现实的例子您就能明白,关于咱们国内的质量背景:咱们的质量检验在国内算是比较仔细的,这个周从生产线到了100只产品,物镜有划痕,咱们检验不予以通过,准备要退回,而趁着这个机会,咱们准备一起换掉积攒下来的大概3、400只平时没通过咱们检验的产品。这些不达标筛选下来的,其实大多都是低级的错误。。。。像镜片精度不合要求导致的清晰度低,内部清洁度不佳等。而这些,是国内工厂的普遍现状,各个价位档次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其实咱们70%的精力都是用在全力保证“基本”质量上了。而不是停留在一些细节的完美化改善上。这可能就是爱好者的纸上探讨,和从业者的现实心态,产生差别的背景原因吧。
咱们要道个歉:当遇到咱们客户讨论观点中有一些常识性错误,为了防止对新手们造成误导,咱们有时不是参与讨论,而是商量把有偏错的讨论直接删掉。——主要是很多时候确实感觉没有气力参与探讨。一方面整天板着脸检查保障产品,需要铁面无私的筛选、保障,顶着压力坚持自己质量标准,性格都快变了。。所以在面对技术探讨的时候,咱们有时候不会那么有耐心,只希望简单的告诉网友实际是如何的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