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什么普众台式观景镜不设置成定倍的呢
[打印本页]
作者:
丁鑫
时间:
2015-6-8 20:46
标题:
为什么普众台式观景镜不设置成定倍的呢
本帖最后由 丁鑫 于 2015-6-8 20:49 编辑
就是想问一下为什么普众台式观景镜不设置成定倍的呢,听说定倍的比变倍的要清晰,
作者:
丁鑫
时间:
2015-6-8 21:45
还有,那台ED台式望远镜还有货吗?这种外型样式结构的产品很少见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这种结构的成本高吗?
请问有什么三角架可以推荐吗,台式望远镜太晃了
作者:
ytwscc
时间:
2015-6-9 00:05
回复
1#
丁鑫
定倍的比变倍的技术难度低,所以理论上,如果认真做,同样的价格下,定倍的有能力做出清晰度更好的产品。
但在实际中,目前在台式类产品上,这个理论上的潜力,我感觉没有在实际中真正表现出来。
——比如像咱们这款在选型的时候,其实直接看过样品的产品就有8种或者9种,没有看过但是了解了大概情况的、被筛选过的产品,二十来种应该有了吧- -,都是800价位以内的。这二十来种产品里面,就包含了4款定倍的产品。
但是最后咱们选出来的——还是一款变倍的。。(不像大家想的复杂,有经验的情况下,过程很简单,几眼就挑出来了,像规格的合理性,效果/价格比,结构容不容易在批量生产的时候出问题,然后只要不是太难看,就通过了,咱们选的495这款,性能整体优势挺明显,虽然样子稍微不是很好看。)
之后还有一个阶段,就是小批量的生产,感觉下日常的质量稳定性。如果稳定性不好,随时会停。
现在回过头看这个产品的选择,还是很不错的,其实它在清晰度方面的质量的稳定性(我觉得是望远镜领域最不容易控制的方面),已经超过了6、700价位的双筒定倍产品。是咱们接触过的质量稳定性最好的产品之一。
------------------------
这个结果,可能觉得不好解释,其实具体说了也能理解:
(1)因为台式产品用变倍的结构有一些稍明显的优势,所以世界范围内的台式望远镜主流都是变倍的,定倍的主要都集中在一些很低档的产品上。稍微讲究一点的,一般都开始直接做成变倍了。所以造成现实中,没什么好的定倍可以选择。
(2)那么,如果能做一款同样价格的定倍出来,是不是会有更好的效果?(其实上面已经提过,这个产品的清晰度稳定性已经高于更高价位的定倍产品了:)
这个答案也是,,否定的,这可能和很多人对工业生产的误解有关。或者说,工业生产的瓶颈。
现在望远镜领域的绝大部分,像很多行业一样,决定性的东西并不是”原理“”结构“之类,而是最简单的,那就是”基础质量“的高低。一个望远镜里面,有十几个镜片,这些镜片只要达到一个”合格范围“,就可以装到产品上,这在实际操作中,水分还是比较大的,就如同大家都知道的大品牌牛奶的三聚氰胺。而且真正让这个问题无法解决的是,就算人为努力保持高标准,工业上也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所以实际上一个好产品的出来,是掺杂着运气因素的。
作者:
ytwscc
时间:
2015-6-9 04:16
但是上面说的,只限于”台式类的望远镜“,到了”手持类望远镜“,又是另一种情况了。
也就是咱们经常提醒大家的,”不要选手持类型的变倍望远镜“那也是一个复杂话题吧,原因今天就不讨论了。——不知道楼主今天问的这个疑问,是不是源自这个。
作者:
ytwscc
时间:
2015-6-9 04:33
ED没有了,现在台式推荐的,只有这个495。2950元的那种折反结构,确实不多见。具体原因我不肯定。
三脚架,495原配的那种小金属三脚架就可以。如果想用大架子,同时还想保持不错的稳定性,就有点贵了,比如您可以看看伟峰6663a ,可能要200块钱了。
作者:
丁鑫123
时间:
2015-6-10 11:19
谢谢回答,我还有一个疑问,为何不让台式普众的目镜变得更大一些呢?听说越大的目镜会让观测越舒适,难道大目镜会影响质量吗?
作者:
丁鑫123
时间:
2015-6-10 11:45
管理员果然是夜猫子,这次不会也要到凌晨3、4点才回吧;
作者:
ytwscc
时间:
2015-6-10 18:49
回复
6#
丁鑫123
这话题也有点复杂吧:)不知道您问出的问题怎么都是这么需要复杂讨论
对人的眼睛来说,在一定范围内增大目镜,确实会提升眼睛的舒适性的。(一般到达19毫米以后,这个范围就停止了,也就是再增大目镜,也没什么更舒服的感受,除了心理影响)
但是对望远镜的设计来说,目镜不是想多大就能多大,短焦(也就是高倍)的目镜,没办法做成大的(原因需要画图,就不说了)。例子比如一些短焦的天文目镜,都很小,还有绿豆大小的目镜呢。
不过,并不是说,就没办法在高倍的望远镜上,实现使用大目镜了。因为一个望远镜系统的倍数,是由物镜系统和目镜系统,两者的焦距搭配形成的。如果物镜采用的是长焦距种类的,那么就不需要很短焦距的目镜,一样可以形成高倍数,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装在上面的目镜只要不是为了偷工减料,那么可以做成大的。
上面说这个使用长焦,优点是生产难度低,容易做的便宜,缺点是体积会比较笨拙,所以在一些需要灵活使用、比如户外的情况下,用起来就不是很好用。另外同原理结构下,视野也会做不很大。
短焦就相反,短焦的系统,就逼着必须使用短焦的目镜(不能做的很大),才能达到高倍数。如果能在生产的时候保证比较好的精度,那么做出来的产品,就会体型紧凑,在户外场合下方便实用一些,而且同样原理结构下,视野较大,如果能再加上一些合适的配合的设计,比如495里面的凹透镜内调焦,还有棱镜的组合方式,那做出来的产品就会很紧凑。:)这也是495的一个明显特点吧。
短焦有个可能的缺点,就是需要更高的生产精度,理论上成本要更高一些。
但有点像前面说的,在工业生产里,有时真的是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比如这个产品采用了精度稍高的结构,但价格上并没有高出来(毕竟选的时候核心其实就是性价比)。而且保持了很不错的精度,质量稳定性,其实我自己也有点吃惊。希望生产线会一直保持下去。(当然这个属于质量方面,咱们供应的同时会同步持续保持监控。)
作者:
丁鑫123
时间:
2015-6-10 19:24
本帖最后由 丁鑫123 于 2015-6-10 19:37 编辑
那我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为了普众的
小巧灵活,以及较大的视野,只能采取短焦的目镜。这大概是必要的代价吧。
作者:
丁鑫123
时间:
2015-6-10 19:34
本帖最后由 丁鑫123 于 2015-6-10 19:51 编辑
感谢管理员的详细回答,嗯,那个,老板打算什么时候再推出新式的台式镜,希望新款镜子清晰度能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啊!
新款的装配ED镜片吗?
作者:
ytwscc
时间:
2015-6-10 19:59
回复
9#
丁鑫123
可以这么理解,一种选择方向吧。
其实同时提到的另一种长焦选择方向,也挺好的,各自有各自的优点。但为什么咱们选择这个方向?
其实并不是咱们选择了这种方向
,现在市面上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好的产品,也就是你选样品的时候,如果期望高一点,本身就没有什么选择。——咱们真正选产品的时候,挺简单,就是“效果好,价格低,经验上质量稳定,不容易出毛病”。但能真正满足这些的,并不多,很少。也许是市场整体标准并不高产生的结果吧。
作者:
ytwscc
时间:
2015-6-10 20:14
回复
10#
丁鑫123
您客气。新产品的时间难说,有时候咱们不是很主动,感觉得有了好产品。
台式新产品,1000多价位是个挺重要的价位,现在缺少个主推的产品,但市面上900~2000元价位的样品咱们也看了有5、6种了,没看样品但已经有了解的更多。但各种原因吧,没感觉有特别好的、很亮眼的对得起价位的产品。如果上的话可能就要随便上一个了。。。所以暂时想再等等看吧。
ED(超低色散材料)的一般不会上,ED材料有好的有差的分好几种,但是不管哪种,对价格提升都很大,但是对效果改变很微弱。比如495的这款台式,如果用不错点的ED材料,价格可能都要上1500左右了。但效果可能就提升个1%的感觉吧。我觉得没什么价值的,就算做出来这样的产品,咱们也不会推荐。
之前的那个2950元的军用级别ED台式,之所以给部分用户推荐,主要是因为它是台式里很少见的军用级别,采用了ED,价格比普通的非军用的ED又没贵多少。普通的ED产品,咱们可能就不会上了。
作者:
丁鑫123
时间:
2015-6-10 20:24
本帖最后由 丁鑫123 于 2015-6-10 20:26 编辑
哎,好产品还是得随缘啊。
作者:
ytwscc
时间:
2015-6-10 20:27
回复
13#
丁鑫123
确实,我也有这种感觉,有的东西如果不是特别特别缺,随缘吧。
作者:
丁鑫123
时间:
2015-6-10 21:31
老板,其实3000元左右价格的望远镜也是可以考虑,可以的。4000元的话等过几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再说吧
作者:
ytwscc
时间:
2015-6-10 21:39
回复
15#
丁鑫123
我有时候觉得对普通的爱好者,真做的很好的话,1000多价位的就够用了。
我自己就是一个1150元的大的高档台式,一个495的台式紧凑方便,平时搭配着用。
作者:
丁鑫123
时间:
2015-6-10 22:09
老板专业啊,这个网站靠谱啊,很人性化
作者:
ytwscc
时间:
2015-6-11 00:27
也是一种个人观点吧:)
不过应该会有一些挺代表性的参考。
作者:
丁鑫123
时间:
2015-6-13 17:38
我还有一个疑问,在我使用台式的普众的时候,对于远方某一固定区域,在每一次调焦时,虽然每一次清晰度都大致相同,但每一次调焦所确定的范围是不一致的,这是为何
作者:
ytwscc
时间:
2015-6-13 18:36
恩,这个和工业生产的精度要求有关。
望远镜调焦,其光学部分很敏感,基本上我觉得,其中负责调焦功能的镜片,运动幅度差别1/3毫米,应该都会给清晰度的调节上,带来明显的影响。
这种高精度调焦的实现,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组成这一套系统的每一个机械零件,都保持在比如1/10毫米的误差,几个零件组装起来,最后通过这一套机构进行操作时候,积累误差远远低于1/3毫米,让肉眼觉察不出来:)。但这样一套系统做出来啊,我估计光是这个调焦部分可能成本上都要1、200了。想长期稳定生产也很不容易。而且随着使用磨损,都是有寿命的,很快都会变得不那么可靠。
所以现在望远镜领域,采用的是另一种方式,也就是调焦的机构就是一些笨笨的、很普通平常的,比如螺纹、轨道、杠杆之类。如果在这些东西上做个标记几号,并不能通过它的位置,预测我有没有把内部调节到“那远低于1/3毫米误差”的准确位置。因为这些调节精度之间的配合,经常会有比如半毫米,或者1/3毫米的误差——但是我在调节的时候,有眼睛在监视着,一直在观察调节的结果,比如如果调节的不够,我就再挪动一点轨道,直到调节的合适。
——所以虽然别看咱们调节望远镜的时候,粗粗糙糙的在调节,实际在望远镜的里面,最终是达到了挺高的精准的。
而咱们想通过外部的调节轮的位置,来预测内部,这个是做不到的。因为上面讨论的原因。
(但是也和原理有关,望远镜的调焦原理分几种。大概有一半左右,采用的是刚才说这种原理。)
作者:
丁鑫123
时间:
2015-6-13 18:48
谢谢
作者:
ytwscc
时间:
2015-6-13 18:51
不客气:)
欢迎光临 大众光学 (http://ytwscc.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